分享

私有云:企业自建数据中心的基础架构(转)

xukunddp 发表于 2013-10-19 00:51:19 [显示全部楼层] 回帖奖励 阅读模式 关闭右栏 0 5075
本帖最后由 pig2 于 2014-1-11 20:41 编辑

公共云、私有云、混合云和Cloudburst云基础架构。云计算方面的探讨主要围绕于部署方案和选择上,但数量多得惊人的企业倾向于内部私有云――也就是说,位于企业自建数据中心内部的具有云功能的基础架构。研究公司Evans Data刚刚发布的一项调查证实了这种趋势;调查表明,有30%的开发人员(抽样调查了500人)目前在开发将在私有云中运行的项目(值得一提的是:该文强调,这个结果可能有偏差,因为参与调查的人是毛遂自荐的。)考虑到实际私有云的数量相当少,这个比例在我看来未免就显得相当高。不过,有人可能在公共云环境中设计及构建应用程序,而最终目的是把该应用程序托管在私有云中。无论如何,这项调查证实了坊间流传的说法:构建及运行自己的云这一概念对好多企业有莫大的吸引力。

云计算生态系统
    很容易理解私有云具有的魅力:它避开了与亚马逊(Amazon)等公共云提供商有关的安全性和不确定性等问题,同时又提供了云带来的实际好处,比如灵活部署和易于扩展。从某种意义上来讲,私有云可以说集两者之所长:既确保了安全,又不乏创新。我想通过本文着重介绍私有云方面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:供应链。
    企业中,应用程序小组(云使用者)与IT操作小组(云提供者)是分开来的,这表明及体现了这个事实:这两个小组之间的工作关系会因私有云的出现而随之发生变化。
    如今,配置内部计算资源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人工处理过程,中间牵涉大量的会议、电子邮件和电话等。应用程序小组早在需要资源之前就讨论对资源的需求(发出需求信号),这样操作小组就有了充足的时间来订购设备、安装及配置服务器资源、连接及配置存储系统,最终为应用程序小组提供计算资源――若有必要的话。在许多公司,IT操作小组没有用于购置资本设备的独立预算;相反,硬件采购与应用程序需求联系在一起。如果某个新的应用程序需要硬件,成本就列入该应用程序的项目预算中,资金就会拨给基础架构小组(当然是在经过大量的电子邮件和电话沟通后),用于购买及安装实际硬件。
   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:目前的过程(人工处理、时间漫长)不是很符合云计算的愿景:资源配置实现自动化、近实时。实际上,有人可能会说,之所以企业叫嚷着要求私有云,深层根源还是对目前的资源配置周期颇为沮丧:这个周期就算不会延长至几个月,至少也会延长至几个星期。

企业组织中的私有云架构

没找到任何评论,期待你打破沉寂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关闭

推荐上一条 /2 下一条